您当前的位: 首页 > 行业数据 >

环球快报:银行2023年“开门红”新变化:同业存单基金、保险成投资热门选项

来源:证券日报 2023-01-09 16:22:26

受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今年银行“开门红”营销活动与往年的不同处在于,存款和银行理财失宠,银行代销的一些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开始走俏。总体来看,低风险稳收益产品是今年“开门红”的最大卖点。


(资料图片)

银行“开门红” 主打基金、保险

从今年各银行“开门红”主打产品的特点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更受欢迎,主要是同业存单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兼具流动性和稳定性优势,可满足低风险偏好、灵活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银行主推同业存单基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同业存单基金属于低风险产品,更符合当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第二,2023年是现金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银行通过推出同业存单基金等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可以有效承接这部分理财需求。

“展望后市,预计同业存单基金热度仍将延续,同业存单基金规模或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杜阳称。

除了同业存单基金,保险产品也是银行“开门红”期间力推的产品之一。其中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最火,购买的人比较多。银行理财经理推介时均会着重强调产品“锁定利率”“保本保息”的特点,在提及收益时,会重点介绍产品的利息是复利计算的。目前这类产品的复利最高可达到3.5%。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坦言,“经历了市场调整,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成了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的首选,近期购买保险等低风险产品的客户亦逐渐增多。”

杜阳对记者表示,银行主推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主要受居民相对稳健的金融需求影响。一方面,居民投资理财的避险情绪仍处于相对高位,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仍然是当前阶段大部分投资者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全面进入“净值化”新阶段,居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理念仍在转变过程中,通过大量发行低风险稳收益的资管产品,更利于这一阶段的平稳过渡,可以有效降低非理性赎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需提供更丰富产品体系和差异化服务

刚刚过去的2022年,伴随着净值化率提升、资本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理财产品和权益类基金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同时市场的震荡也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

对此,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中长期看,银行理财可能正酝酿以下改变:一是随着国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及国内金融市场自身发展,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将不再罕见,需要持续深化投资者教育。二是客户真实风险偏好回归将带来部分金融资产重新配置,居民财富累积也将对资产配置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需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系和差异化服务,伴随着收益率曲线长端资金供给增加,将改变大量资金集中于短端的现状。三是投资者应意识到刚性兑付已然打破,需进一步理性分析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更深入地了解所投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并逐步树立长期投资理念。”王一峰说道。

“未来银行理财行业在风险管理、产品管理方面的工作重心需要有一些转变。”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的风险管理从信用风险管理向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并重转换,产品管理从过去更关注产品合规向更关注客户需求方向转变。

家电经销商为谋生路“七十二变” 卖车卖酒为多触点获客

家电作为家庭主要的大宗消费,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向和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逐步走出了震荡调整周期,在新的基础上迈出了高质量发展

2022-08-08
中国电信首发天翼量子高清密话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该产品采用国产

2022-05-16
郑州发布96号通告: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6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

2022-05-16
点赞!郑州市这些家庭和个人上榜了!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共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

2022-05-16
今日,周口项城有序恢复中心城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项城市中心城区和郑郭镇11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5月16日零时起,

2022-05-16
郑州各公园广场加强游客戴口罩管理

根据《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

2022-05-16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